| 1 
            范圍本標準規定了熱連軋鋼板及鋼帶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偏差。
 本標準適用于寶山鋼鐵股份公司生產的熱連軋鋼帶以及由鋼帶橫切成的鋼板及縱切成的縱切鋼帶,以下簡稱鋼板及鋼帶。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T 
            8170-2008 數值修約規則與極限數值的表示和判定
 3 分類和代號
 3.1 按邊緣狀態分為
 切邊 EC
 不切邊 
            EM
 3.2 按軋制精度分為
 普通厚度精度 PT.A
 較高厚度精度 PT.B
 3.3 
            按表面處理方式分為
 酸洗表面
 軋制表面
 3.4 
            按產品類別分為
 熱軋鋼帶
 熱軋鋼板
 熱軋縱切鋼帶
 熱軋酸洗鋼帶
 熱軋酸洗鋼板
 4 尺寸
 4.1 鋼板及鋼帶的公稱尺寸范圍列于表1。
 4.2 
            鋼板及鋼帶推薦的公稱尺寸
 4.2.1 通常情況下,縱切鋼帶公稱寬度為表1所列范圍內按20mm倍數的任何尺寸。
 4.2.2 
            通常情況下,鋼板及鋼帶的公稱寬度為表1所列范圍內按10mm倍數的任何尺寸。
 4.2.3 
            通常情況下,鋼板的公稱長度為表1所列范圍內按100mm倍數的任何尺寸。
 4.2.4 
            通常情況下,鋼板及鋼帶的公稱厚度可在表1所列范圍內按0.1mm倍數的任何尺寸。
 4.2.5 
            根據需方要求,經供需雙方協商,可以供推薦公稱尺寸外的其它尺寸的鋼板及鋼帶。
 表1 鋼板及鋼帶的公稱尺寸范圍
 
 
              
              
                | 表面處理方式 | 產品類別 | 公稱厚度mm
 | 公稱寬度mm
 | 公稱鋼板長度或鋼卷內徑mm
 |  
                | 軋制表面 | 熱軋鋼板 | 切邊 EC | 1.2~<9.0 | 650~1850 | 2000~12000(鋼板長度) |  
                | 9.0~25.4 | 2000~16000(鋼板長度) |  
                | 不切邊 EM | 1.2~<9.0 | 700~1900 | 2000~12000(鋼板長度) |  
                | 9.0~25.4 | 2000~16000(鋼板長度) |  
                | 熱軋鋼帶 | 切邊 EC | 1.2~12.7 | 650~1850 | 760(鋼卷內徑) |  
                | 不切邊 EM | 1.2~25.4 | 700~1900 |  
                | 熱軋縱切鋼帶 | 1.2~12.7 | 120~900 |  
                | 酸洗表面 | 熱軋酸洗鋼板 | 1.2~6.0 | 800~1650 | 1000~6000(鋼板長度) |  
                | 熱軋酸洗鋼帶 | 760或610(鋼卷內徑) |  
                |  |  5 尺寸允許偏差5.1 對不切頭尾鋼帶,檢查尺寸時,兩端不考核的總長度 
            L的計算公式為:
 L (m)=90/公稱厚度(mm)
 但兩端最大總長度應不大于20m。
 5.2 
            規定最小屈服強度<345MPa鋼板及鋼帶的厚度允許偏差應符合表2的規定,規定最小屈服強度≥345MPa鋼板及鋼帶的厚度允許偏差應符合表3的規定。
 表2 規定最小屈服強度<345MPa鋼板及鋼帶的厚度允許偏差 mm
 
 
              
              
                | 公稱厚度 |  |  
                | ≤1200 | >1200~1500 | >1500~1800 | >1800 |  
                | 普通精度PT.A
 | 較高精度PT.B
 | 普通精度PT.A
 | 較高精度PT.B
 | 普通精度PT.A
 | 較高精度PT.B
 | 普通精度PT.A
 | 較高精度PT.B
 |  
                | ≤1.50 | ±0.15 | ±0.10 | ±0.17 | ±0.12 | - | - | - | - |  
                | >1.50~2.00 | ±0.17 | ±0.13 | ±0.19 | ±0.14 | ±0.21 | ±0.14 | - | - |  
                | >2.00~2.50 | ±0.18 | ±0.14 | ±0.21 | ±0.15 | ±0.23 | ±0.17 | ±0.25 | ±0.20 |  
                | >2.50~3.00 | ±0.20 | ±0.15 | ±0.22 | ±0.17 | ±0.24 | ±0.19 | ±0.26 | ±0.21 |  
                | >3.00~4.00 | ±0.22 | ±0.17 | ±0.24 | ±0.18 | ±0.26 | ±0.21 | ±0.27 | ±0.22 |  
                | >4.00~5.00 | ±0.24 | ±0.19 | ±0.26 | ±0.21 | ±0.28 | ±0.22 | ±0.29 | ±0.23 |  
                | >5.00~6.00 | ±0.26 | ±0.21 | ±0.28 | ±0.22 | ±0.29 | ±0.23 | ±0.31 | ±0.25 |  
                | >6.00~8.00 | ±0.29 | ±0.23 | ±0.30 | ±0.24 | ±0.31 | ±0.25 | ±0.35 | ±0.28 |  
                | >8.00~10.00 | ±0.32 | ±0.26 | ±0.33 | ±0.26 | ±0.34 | ±0.27 | ±0.40 | ±0.32 |  
                | >10.00~12.50 | ±0.35 | ±0.28 | ±0.36 | ±0.29 | ±0.37 | ±0.30 | ±0.43 | ±0.36 |  
                | >12.50~15.00 | ±0.37 | ±0.30 | ±0.38 | ±0.31 | ±0.40 | ±0.33 | ±0.46 | ±0.39 |  
                | >15.00~25.40 | ±0.40 | ±0.32 | ±0.42 | ±0.34 | ±0.45 | ±0.37 | ±0.50 | ±0.42 |  
                |  |  表3 規定最小屈服強度≥345MPa鋼板及鋼帶的厚度允許偏差 mm
 
 
              
              
                | 公稱厚度 | 下列寬度時的厚度允許偏差 |  
                | ≤1200 | >1200~1500 | >1500~1800 | >1800 |  
                | 普通精度PT.A
 | 較高精度PT.B
 | 普通精度PT.A
 | 較高精度PT.B
 | 普通精度PT.A
 | 較高精度PT.B
 | 普通精度PT.A
 | 較高精度PT.B
 |  
                | ≤1.50 | ±0.16 | ±0.11 | ±0.19 | ±0.13 | - | - | - | - |  
                | >1.50~2.00 | ±0.19 | ±0.14 | ±0.21 | ±0.15 | ±0.23 | ±0.15 | - | - |  
                | >2.00~2.50 | ±0.20 | ±0.15 | ±0.23 | ±0.16 | ±0.25 | ±0.19 | ±0.28 | ±0.22 |  
                | >2.50~3.00 | ±0.22 | ±0.16 | ±0.24 | ±0.19 | ±0.26 | ±0.21 | ±0.29 | ±0.23 |  
                | >3.00~4.00 | ±0.24 | ±0.19 | ±0.26 | ±0.20 | ±0.29 | ±0.23 | ±0.30 | ±0.24 |  
                | >4.00~5.00 | ±0.26 | ±0.21 | ±0.29 | ±0.23 | ±0.31 | ±0.24 | ±0.32 | ±0.25 |  
                | >5.00~6.00 | ±0.29 | ±0.23 | ±0.31 | ±0.24 | ±0.32 | ±0.25 | ±0.34 | ±0.28 |  
                | >6.00~8.00 | ±0.32 | ±0.25 | ±0.33 | ±0.26 | ±0.34 | ±0.28 | ±0.38 | ±0.31 |  
                | >8.00~10.00 | ±0.35 | ±0.29 | ±0.36 | ±0.29 | ±0.37 | ±0.30 | ±0.44 | ±0.35 |  
                | >10.00~12.50 | ±0.38 | ±0.31 | ±0.40 | ±0.32 | ±0.41 | ±0.33 | ±0.47 | ±0.40 |  
                | >12.50~15.00 | ±0.41 | ±0.33 | ±0.42 | ±0.34 | ±0.44 | ±0.36 | ±0.51 | ±0.43 |  
                | >15.00~25.40 | ±0.44 | ±0.35 | ±0.46 | ±0.37 | ±0.50 | ±0.41 | ±0.55 | ±0.46 |  
                |  |  5.3 
            鋼板和鋼帶的寬度允許偏差應符合表4的規定,縱切鋼帶的寬度允許偏差應符合表5的規定。表4 鋼板和鋼帶的寬度允許偏差 mm
 
              
              
                | 公稱寬度 | 鋼板和鋼帶寬度允許偏差 |  
                | 邊緣狀態 |  
                | 不切邊 | 切邊 |  
                | 650~1200 | +200
 | +30
 |  
                | >1200~1500 | +200
 | +50
 |  
                | >1500 | +200
 | +60
 |  
                |  |  表5 縱切鋼帶的寬度允許偏差 mm
 
              
              
                | 公 稱 寬 度 | 在 下 列 厚 度 時 的 寬 度 允 許 偏 差 |  
                | ≤4.0 | >4.0~8.0 | >8.0 |  
                | 120~≤160 | +10
 | +20
 | +2.50
 |  
                | >160~250 | +10
 | +20
 | +2.50
 |  
                | >250~600 | +20
 | +2.50
 | +30
 |  
                | >600~900 | +20
 | +2.50
 | +30
 |  
                |  |  5.4 鋼板的長度允許偏差應符合表6的規定。表6 鋼板的長度允許偏差 mm
 
 
              
              
                | 公稱長度 | 長度允許偏差 |  
                | 2000~<8000 | +0.005×公稱長度0
 |  
                | ≥8000 | +400
 |  
                |  |  6 外形6.1不平度
 6.1.1 
            鋼板的不平度允許值應符合表7的規定。
 6.1.2如用戶對鋼帶的不平度有要求,在用戶開卷設備保證質量的前提下,供需雙方可以協商規定,并在合同中注明。
 表7 鋼板的不平度允許值 mm
 
 
              
              
                | 公稱厚度 | 公稱寬度 | 不平度允許值a |  
                | 規定的最小屈服強度 |  
                | <220MPa | 220MPa~340 MPa | >340MPa |  
                | ≤2.0 | ≤1200 | ≤18 | ≤21 | ≤26 |  
                | >1200~1500 | ≤20 | ≤25 | ≤31 |  
                | >1500 | ≤25 | ≤30 | ≤38 |  
                | >2.0~25.4 | ≤1200 | ≤15 | ≤18 | ≤22 |  
                | >1200~1500 | ≤18 | ≤23 | ≤29 |  
                | >1500 | ≤23 | ≤28 | ≤35 |  
                | a 
                如用戶對不平度有加嚴要求,供需雙方需協商并在合同中注明。 |  
                |  |  6.2 鐮刀彎及脫方度(切斜)6.2.1 
            對不切頭尾和不切邊的鋼帶,檢查鐮刀彎時,兩端不考核的總長度L 的計算公式為:
 L 
            (m)=90/公稱厚度(mm)
 但兩端最大總長度應不大于20m。
 6.2.2 
            鋼板的鐮刀彎和切斜應保證鋼板訂貨尺寸的矩形
 6.2.3鋼板及鋼帶的鐮刀彎允許值應符合相應表8和表9中的規定。
 6.2.4鋼板的脫方度(切斜)u應不超過鋼板實際寬度的1%。
 6.3 
            鋼帶和縱切鋼帶應捆扎牢固,鋼卷一側的塔形允許值應符合表10的規定。
 6.4 鋼卷內徑允許偏差應符合表11的規定。
 表8 鋼板的鐮刀彎允許值 mm
 
 
              
              
                | 公 稱 長 度 | 鐮 刀 彎 允 許 值 | 測 量 長 度 |  
                | 切 邊 | 不 切 邊 |  
                | <5000 | ≤實際長度×0.3% | ≤實際長度×0.4% | 實際長度 |  
                | ≥5000 | ≤15 | ≤20 | 5000 |  
                |  |  表9 鋼帶和縱切鋼帶的鐮刀彎允許值 mm
 
 
              
              
                | 公 稱 寬 度 | 鐮 刀 彎 允 許 值 | 測 量 長 度 |  
                | 切 邊 | 不 切 邊 |  
                | <600 | ≤15 | - | 5000 |  
                | ≥600 | ≤15 | ≤20 |  
                |  |  表10 鋼卷的塔形允許值 mm
 
 
              
              
                | 公 稱 寬 度 | 塔形允許值 |  
                | 切 邊 | 不 切 邊 |  
                | ≤1000 | ≤20 | ≤50 |  
                | >1000 | ≤30 | ≤60 |  
                |  |  表11 鋼卷內徑允許偏差 mm
 
 
              
              
                | 公 稱 鋼 卷 內 徑 | 允許偏差 |  
                | 760 | +20-70
 |  
                | 610 | +20-50
 |  7 尺寸及外形測量7.1 
            厚度
 對切邊鋼板及鋼帶,厚度應在距縱邊不小于25mm處測量。對不切邊鋼板及鋼帶,厚度應在距縱邊不小于40mm處測量。
 7.2寬度
 寬度應在垂直于鋼板或鋼帶中心線的方位測量。
 7.3鋼板不平度
 將鋼板自由放在平面上,除鋼板本身重量外不施加任何壓力,測量鋼板下表面與平面之間的最大距離,如圖1所示。
 7.4鐮刀彎
 鋼板或鋼帶凹形側邊與連接測量部分兩端點的直線之間的最大距離,如圖2所示。對于長度小于5000mm的鋼板,鋼板的測量長度為實際長度;對于長度≥5000mm的鋼板,鋼板的測量長度為5000mm。
 7.5 
            脫方度(切斜)u
 鋼板的橫邊在縱邊上的垂直投影(如圖3所示),或者是鋼板對角線之差的二分之一。
 8 重量
 8.1 
            鋼板按理論或實際重量交貨,鋼帶按實際重量交貨。
 8.2 
            鋼板按理論重量交貨時,理論計重所采用的厚度為允許的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的平均值,寬度和長度采用公稱尺寸值。除非產品標準中另有規定,否則密度采用7.85g/cm3。理論重量計算方法見附錄A(規范性附錄)。
 8.3 
            不同產品類別的重量應符合表12的規定。
 
 表12 重量
 
 
              
              
                | 產品類別 | 重量 t |  
                | 熱軋鋼帶 | ≤43.6 |  
                | 熱軋鋼板 | ≤10.0 |  
                | 熱軋縱切鋼帶 | ≤43.6 |  
                | 熱軋酸洗鋼帶 | ≤15.0 |  
                | 熱軋酸洗鋼板 | ≤10.0 |  
                |  |  9 數值修約方法按GB/T 8170的規定。 
             附錄A(規范性附錄)
 理論計重時的重量計算方法
 表 A.1
 
 
              
              
                | 計 算 順 序 | 計 算 方 法 | 結 果 修 約 |  
                | 基本重量kg/(mm. m2) | 7.85(厚度1mm,面積1m2的重量) | ― |  
                | 單位重量kg/ m2 | 基本重量kg/(mm. m2)×厚度(mm) | 修約至四位有效數字 |  
                | 鋼板面積 m2 | 寬度(m)×長度(m) | 修約至四位有效數字 |  
                | 1塊板重量 kg | 單位重量(kg/ m2 )×鋼板面積(m2 ) | 修約至三位有效數字,當超過1000kg時,修約至kg的整數位。 |  
                | 1捆重量 kg | 1塊板重量(kg)×同規格的1捆鋼板塊數 | 修約至kg的整數位 |  
                | 總重量 kg | 各捆重量之和 | kg的整數位 |  
                |  |  附加說明:本標準與GB/T 709-2006、DIN EN 
            10051(1991/A1):1997和ISO 10160:2005(E)的一致性程度為非等效。
 本標準代替Q/BQB 
            301-2003和BZJ301-2007。
 本標準與Q/BQB301-2003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 
            加嚴了大部分的厚度公差,并增加了按規定屈服強度345MPa的分檔;
 —— 
            加嚴了寬度1500mm及以下的切邊鋼板及鋼帶的寬度公差;
 —— 適當調整了縱切鋼帶的寬度允許偏差;
 —— 
            增加了按規定最小屈服強度的鋼板不平度的分檔;
 —— 增加了鋼板的鐮刀彎和切斜應保證鋼板訂貨尺寸的矩形的規定;
 —— 
            加嚴了長度5000mm以下鋼板的鐮刀彎規定;
 —— 增加了寬度的測量方法;
 —— 
            修改了鋼板理論計重時的厚度計算;
 —— 
            增加了不同產品類別的最大重量規定。
 本標準的附錄為規范性附錄。
 本標準由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質量部提出。
 本標準由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質量部起草。
 本標準起草人 
            黃錦花。
 本標準于1989年首次發布,1994第一次修訂,1999第二次修訂,2003年第三次修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