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鍋爐及壓力容器用熱連軋鋼板及鋼帶的尺寸、外形、技術要求、檢驗和試驗、包裝、標志及質量證明書等。
 本標準適用于常州精密鋼管博客網生產的碳素及低合金耐熱鋼熱連軋鋼帶以及由此橫切成的鋼板,以下簡稱鋼板及鋼帶,產品主要用于蒸汽鍋爐、較高溫度的壓力容器等類似設備的結構部件。
 
 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 GB/T 222-1984 | 鋼的化學分析用試樣取樣法及成品化學成分允許偏差 |  
                | GB/T 223 | 鋼鐵及合金化學分析方法 |  
                | GB/T 228-2002 | 金屬材料  室溫拉伸試驗方法 |  
                | GB/T 232-1999 | 金屬材料  彎曲試驗方法 |  
                | GB/T 229-1994 | 金屬夏比沖擊試驗方法 |  
                | GB/T 2975-1998 | 鋼及鋼產品力學性能試驗取樣位置及試樣制備 |  
                | GB/T 4338-1995 | 金屬材料高溫拉伸試驗 |  
                | GB/T 8170-1987 | 數值修約規(guī)則 |  
                | Q/BQB 300-2003 | 熱連軋鋼板及鋼帶的包裝、標志及質量證明書的一般規(guī)定 |  
                | Q/BQB 301-2003 | 熱連軋鋼板及鋼帶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偏差 |  3 分類和代號
 3.1 
            鋼板及鋼帶的牌號、公稱厚度、用途如表1所示。
 表1
 
              
              
                | 牌  號 | 公 稱 厚 度  mm | 用   途 |  
                | HⅡ | 3.0~<13.0 | 用于制造鍋爐及壓力容器 |  
                | 19Mn6 | 5.0~<18.0 |  
                | SB410 | 6.0~25.4 |  
                |  |  3.2 
            按邊緣狀態(tài)分為
 切邊 EC
 不切邊 EM
 
 4 訂貨所需信息
 4.1 
            訂貨時用戶須提供下列信息:
 a) 本企業(yè)標準號;
 b) 產品類別;
 c) 牌號;
 d) 
            規(guī)格及尺寸(厚度)精度級別;
 e) 邊緣狀態(tài)。
 如在訂貨合同中未說明邊緣狀態(tài)和尺寸(厚度)精度,按本標準供貨的鋼帶以普通厚度精度的不切邊狀態(tài)供貨,鋼板以普通厚度精度的切邊狀態(tài)供貨。
 4.2 標記示例
 按Q/BQB320-2003交貨的熱軋鋼板,牌號19Mn6,厚度12.0mm,寬度1800mm,長度6000mm,切邊(EC)的鋼板,其標記為:
 Q/BQB320-2003,19Mn6 熱軋鋼板,12.0×1800(EC)×6000
 
 5 
            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偏差
 5.1 鋼板及鋼帶的厚度允許偏差應符合表2的要求。
 5.2 
            鋼板按理論重量交貨時,用公稱厚度加表3的附加值作為計算重量的厚度。
 5.3 其它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偏差按Q/BQB 
            301的規(guī)定。
 表2 mm
 
 
              
              
                | 公稱厚度 | 厚度允許負偏差 | 下 列 寬 度 時 的 厚 度 允 許 正 偏 差 |  
                | ≤1200 | >1200~1500 | >1500~1800 | >1800 |  
                | PT.A | PT.B | PT.A | PT.B | PT.A | PT.B | PT.A | PT.B |  
                | 3.00 | -0.25 | - | - | - | - | - | - | - | - |  
                | >3.00~4.00 | - | - | - | - | +0.27 | - | +0.31 | - |  
                | >4.00~5.00 | +0.35 | - | +0.40 | - | +0.50 | - | +0.50 | - |  
                | >5.00~6.00 | +0.40 | - | +0.45 | - | +0.55 | +0.27 | +0.60 | +0.35 |  
                | >6.00~8.00 | +0.45 | +0.31 | +0.50 | +0.35 | +0.60 | +0.37 | +0.65 | +0.45 |  
                | >8.00~10.00 | +0.50 | +0.39 | +0.55 | +0.41 | +0.65 | +0.43 | +0.70 | +0.55 |  
                | >10.00~12.50 | +0.55 | +0.45 | +0.60 | +0.47 | +0.70 | +0.49 | +0.80 | +0.61 |  
                | >12.50~15.00 | +0.60 | +0.49 | +0.65 | +0.51 | +0.80 | +0.55 | +0.85 | +0.67 |  
                | >15.00~25.40 | +0.65 | +0.55 | +0.65 | +0.59 | +0.85 | +0.63 | +0.90 | +0.75 |  
                | 注:本表中的公差帶與Q/BQB 
                  301厚度公差表中的公差帶一致。 |  
                |  |  表3 mm
 
 
              
              
                | 公稱厚度 | 下 列 寬 度 時 的 厚 度 附 加 值 |  
                | ≤1200 | >1200~1500 | >1500~1800 | >1800 |  
                | PT.A | PT.B | PT.A | PT.B | PT.A | PT.B | PT.A | PT.B |  
                | 3.00 | - | - | - | - | - | - | - | - |  
                | >3.00~4.00 | - | - | - | - | +0.01 | - | +0.03 | - |  
                | >4.00~5.00 | +0.05 | - | +0.075 | - | +0.125 | - | +0.125 | - |  
                | >5.00~6.00 | +0.075 | - | +0.10 | - | +0.15 | +0.01 | +0.175 | +0.05 |  
                | >6.00~8.00 | +0.10 | +0.03 | +0.125 | +0.05 | +0.175 | +0.06 | +0.20 | +0.10 |  
                | >8.00~10.00 | +0.125 | +0.07 | +0.15 | +0.08 | +0.20 | +0.09 | +0.225 | +0.15 |  
                | >10.00~12.50 | +0.15 | +0.10 | +0.175 | +0.11 | +0.225 | +0.12 | +0.275 | +0.18 |  
                | >12.50~15.00 | +0.175 | +0.12 | +0.20 | +0.13 | +0.275 | +0.15 | +0.30 | +0.21 |  
                | >15.00~25.40 | +0.20 | +0.15 | +0.20 | +0.17 | +0.30 | +0.19 | +0.325 | +0.25 |  
                |  |  6 
            技術要求
 6.1 牌號及化學成分
 6.1.1 鋼的牌號及化學成分(熔煉分析)應符合表4的規(guī)定。
 表4
 
 
              
              
                | 牌  號 | 化  學  成  
                  分   % |  
                | C | Si | Mn | P | S | Alt |  
                | HⅡ | ≤0.20 | ≤0.35 | 0.50~1.30 | ≤0.030 | ≤0.025 | ≥0.020 |  
                | 19Mn6 | 0.15~0.22 | 0.30~0.60 | 1.00~1.60 | ≤0.030 | ≤0.025 | ≥0.020 |  
                | SB410 | ≤0.24 | 0.15~0.30 | ≤0.90 | ≤0.030 | ≤0.025 | - |  
                |  |  6.1.2 
            除表4所列成分外,根據供方選擇,還可加入其他合金元素。
 6.1.3 鋼中殘余元素含量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Cr≤0.30%,Cu≤0.30%,Ni≤0.30%,Mo≤0.08%, 
            Nb≤0.010%,Ti≤0.03%,V≤0.02%,Cr+Cu+Ni+Mo≤0.70%。但在供方能保證鋼中殘余元素含量符合上述規(guī)定時,可不進行這些元素的化學分析。
 6.1.4鋼板及鋼帶的成品化學成分允許偏差應符合GB/T 222的規(guī)定。
 6.2 冶煉方法
 鋼板及鋼帶所用的鋼為氧氣轉爐冶煉的鎮(zhèn)靜鋼。
 6.3 交貨狀態(tài)
 鋼板及鋼帶以熱軋或控制軋制狀態(tài)交貨。
 6.4 力學和工藝性能
 6.4.1 鋼板及鋼帶的力學及工藝性能應符合相應表5和表6的規(guī)定。
 6.4.2 
            HⅡ和19Mn6的高溫Rp0.2應符合表7的規(guī)定。
 6.4.3 拉伸試驗、沖擊試驗和彎曲試驗均取橫向試樣。
 6.4.4 
            表5、表6中規(guī)定的沖擊試驗僅適用于厚度不小于12.0mm的產品;如用戶要求對厚度小于12.0mm的產品進行沖擊試驗,可采用7.5mm×10.0mm試樣或5.0mm×10.0mm試樣,此時規(guī)定的最小沖擊功分別為表列沖擊功的5/6或2/3。
 6.4.5 彎曲試驗后,試樣外側應無肉眼可見的裂紋。
 6.4.6 
            HⅡ和19Mn6高溫持久性能數據參考值列于附錄A(資料性附錄)。
 6.5 
            HⅡ和19Mn6的熱處理溫度參考值列于附錄B(資料性附錄)。
 表5
 
 
              
              
                | 牌號 | 下列厚度的上屈服強度a | 抗拉強度 MPa | 斷后伸長率  %  | 0℃時的 沖擊功b J | 180°彎曲試驗 彎心直徑 b≥20mm |  
                | ≤16.0mm | >16.0mm |  
                | HⅡ | ≥265 | - | 410~530 | ≥23 | ≥31 | 2a |  
                | 19Mn6 | ≥355 | ≥345 | 510~650 | ≥21 | ≥31 | 厚度≤16mm 時2a 厚度>16mm時 3a |  
                | a 
                  當屈服現象不明顯時,取Rp0.2。 b 
                  規(guī)定沖擊功值適用于三個試樣結果平均值。允許其中一個試樣的試驗結果小于規(guī)定值,但不得小于規(guī)定值的70%。 |  
                |  |  表6
 
              
              
                | 牌號 | 下屈服強度a MPa | 抗拉強度 MPa | 斷后伸長率b % Lo=200mm,b=40mm | 180°彎曲試驗 彎心直徑 b≥35mm | V型常溫沖擊功 J |  
                | SB410 | ≥225 | 410~550 | ≥21 | 1a | ≥27 |  
                | a 
                  當屈服現象不明顯時,取Rp0.2。 b 厚度<8mm時,厚度每減小1mm,規(guī)定最小斷后伸長率下降1%。 |  
                |  |  表7
 
              
              
                | 牌號 | 下列溫度的Rp0.2 
                  a   MPa |  
                | 50℃ | 100℃ | 150℃ | 200℃ | 250℃ | 300℃ | 350℃ | 400℃ |  
                | HⅡ | ≥234 | ≥215 | ≥205 | ≥195 | ≥175 | ≥155 | ≥140 | ≥130 |  
                | 19Mn6 | ≥318 | ≥290 | ≥270 | ≥255 | ≥235 | ≥215 | ≥200 | ≥180 |  
                | a高溫力學性能的試驗溫度應由用戶在訂貨時指定,若用戶未指定,則試驗溫度為300℃。 |  
                |  |  6.6 
            表面質量
 6.6.1 鋼板及鋼帶表面不得有裂紋、結疤、折疊、氣泡和夾雜等對使用有害的缺陷,鋼板及鋼帶不得有分層。
 6.6.2 
            鋼板及鋼帶表面允許有深度(或高度)不超過鋼板厚度公差之半的麻點、凹面、劃痕等輕微、局部的缺陷,但應保證鋼板及鋼帶允許的最小厚度。
 6.6.3 對于鋼帶,由于沒有機會切除帶缺陷部分,所以允許帶有若干不正常的部分,但有缺陷的部分不得超過每卷總長度的6%。
 
 7 檢驗和試驗
 7.1 鋼板及鋼帶的外觀用肉眼檢查。
 7.2 
            鋼板及鋼帶的尺寸和外形應用合適的測量工具檢查。
 7.3 
            每批鋼板及鋼帶所需檢驗項目的取樣數量、取樣方法、試樣尺寸、試驗方法應符合相應表8或表9的規(guī)定。
 7.4 取樣頻率
 7.4.1 化學成分分析的取樣頻率
 按爐對化學成分進行熔煉分析。
 7.4.2 力學性能和工藝性能的取樣頻率
 鋼板及鋼帶應按批驗收,對高溫Rp0.2每批由同爐號的鋼板或鋼帶組成,對其它檢驗項目每批應由重量不大于50噸的同爐號、同牌號、同厚度規(guī)格、同產品形態(tài)的鋼板或鋼帶組成。
 7.5 力學性能和工藝性能的取樣位置
 拉伸試樣取自鋼板或鋼帶寬度的1/4處,彎曲試樣取自寬度的中部,取樣位置為鋼卷或相當于鋼卷的端部并應距端頭有足夠距離。
 表8
 
 
              
              
                | 牌號 | 序號 | 檢驗項目 | 取樣數量,個 | 取樣方法 | 試樣尺寸 | 試驗方法 |  
                | HⅡ 
                  19Mn6 | 1 | 化學分析 | 1(每爐) | GB/T 222 | - | GB/T 223 |  
                | 2 | 拉伸試驗 | 1 | GB/T 2975 |  | GB/T 228 |  
                | 3 | 高溫Rp0.2 | 1(每爐) | GB/T 2975 | 根據高溫拉伸裝置采用 適當的定長標距試樣 | GB/T 4338 |  
                | 4 | 沖擊試驗 | 1組(3個) | GB/T 2975 | ISO -V試樣 | GB/T 229 |  
                | 5 | 彎曲試驗 | 1 | GB/T 2975 | b≥20mm, 仲裁試驗時按b=20mm | GB/T 232 |  
                |  |  表9
 
              
              
                | 牌號 | 序 號 | 檢驗項目 | 取樣數量,個 | 取樣方法 | 試樣尺寸 | 試驗方法 |  
                | SB410 | 1 | 化學分析 | 1(爐) | GB/T 222 | - | GB/T 223 |  
                | 2 | 力學性能 | 1 | GB/T 2975 | Lo=200mm b=40mm | GB/T 228 |  
                | 3 | 彎曲試驗 | 1 | GB/T 2975 | b≥35mm,仲裁試驗時按b=35mm | GB/T 232 |  
                | 4 | 沖擊試驗 | 1組(3個) | GB/T 2975 | ISO -V試樣 | GB/T 229 |  
                |  |  7.6 
            復驗
 7.6.1 
            如沖擊試驗結果不符合規(guī)定要求,可以在同一取樣產品上另取三個試樣進行復驗,這時,前后六個試樣的試驗結果(平均值)應不小于規(guī)定值,并且其中低于規(guī)定值的試樣最多只能有二個,只允許其中一個值小于規(guī)定值的70%。
 7.6.2 如拉伸和彎曲試驗結果不符合標準要求時,則從同一批中再任取雙倍數量的試樣進行該不合格項目的復驗。
 7.6.3 
            復驗結果(包括該項目試驗所要求的所有指標)合格,則整批合格。復驗結果(包括該項目試驗所要求的所有指標)即使有一個指標不合格,則復驗不合格。
 7.6.4 如復驗不合格,則已做試驗且試驗結果不合的單件不能驗收,但該批材料中未做試驗的單件可逐件重新提交試驗和驗收。
 
 8 數值修約規(guī)則按GB/T 8170的規(guī)定。
 
 9 包裝標志和質量證明書
 9.1鋼板及鋼帶的包裝、標志和質量證明書應符合Q/BQB300的規(guī)定。
 9.2 包裝重量應符合表10的規(guī)定。
 表10
 
 
              
              
                | 產品類別 | 包裝重量           
                  t |  
                | 熱軋鋼帶 | ≤43.6 |  
                | 熱軋鋼板 | ≤10.0 |  
                |  |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A.1 
            高溫持久性能
 HⅡ和19Mn6的高溫持久性能數據的暫行參考值見表A.1。
 表A.
 
 
              
              
                | 牌號a | 溫度 ℃ | 下列時間的1%的蠕變極限b | 下列時間的持久強度c |  
                | 10000小時 MPa | 100000小時 MPa | 10000小時 MPa | 100000小時 Mpa | 200000小時 MPa |  
                | HⅡ | 380 | 164 | 118 | 229 | 165 | 145 |  
                | 390 | 150 | 106 | 211 | 148 | 129 |  
                | 400 | 136 | 95 | 191 | 132 | 115 |  
                | 410 | 124 | 84 | 174 | 118 | 101 |  
                | 420 | 113 | 73 | 158 | 103 | 89 |  
                | 430 | 101 | 65 | 142 | 91 | 78 |  
                | 440 | 91 | 57 | 127 | 79 | 67 |  
                | 450 | 80 | 49 | 113 | 69 | 57 |  
                | 460 | 72 | 42 | 100 | 59 | 48 |  
                | 470 | 62 | 35 | 86 | 50 | 40 |  
                | 480 | 53 | 30 | 75 | 42 | 33 |  
                | 19Mn6 | 380 | 195 | 153 | 291 | 227 | 206 |  
                | 390 | 182 | 137 | 266 | 203 | 181 |  
                | 400 | 167 | 118 | 243 | 179 | 157 |  
                | 410 | 150 | 105 | 221 | 157 | 135 |  
                | 420 | 135 | 92 | 200 | 136 | 115 |  
                | 430 | 120 | 80 | 180 | 117 | 97 |  
                | 440 | 107 | 69 | 161 | 100 | 82 |  
                | 450 | 93 | 59 | 143 | 85 | 70 |  
                | 460 | 83 | 51 | 126 | 73 | 60 |  
                | 470 | 71 | 44 | 110 | 63 | 52 |  
                | 480 | 63 | 38 | 96 | 55 | 44 |  
                | 490 | 55 | 33 | 84 | 47 | 37 |  
                | 500 | 49 | 29 | 74 | 41 | 30 |  
                | a 
                   本表所列的是對HⅡ和19Mn6的高溫持久性能分散范圍的平均值,它并不意味著它們能在表列最高溫度下持續(xù)運轉使用。對高溫持久性能影響因素還有服役條件、負荷情況等。 
                  b 這是指分布在原始橫截面上,經過10000或100000小時后造成1%永久變形的應力。 c 
                  這是指分布在原始橫截面上,經過10000、100000和200000小時后造成斷裂的應力。 |  
                |  |  附錄B
 (資料性附錄)
 HⅡ和19Mn6的熱處理及熱加工
 B.1 熱處理
 HⅡ和19Mn6在熱處理時所應采用溫度見表B.1,在加熱時所采用的加熱溫度應取其溫度范圍的上限值。
 表B.1
 
 
              
              
                | 牌號 | 正火溫度   ℃ | 消除應力退火溫度  ℃ |  
                | HⅡ | 890~950 | 520~580 |  
                | 19Mn6 | 890~950 | 520~580 |  
                |  |  B.2 
            熱加工
 所謂熱加工是指變形時的溫度高于消除應力退火的最高允許溫度,為進行熱加工,鋼板應加熱到920~1050℃,除非以后不再使用原來的質量指標,否則熱加工后應重新進行熱處理。
 
 附錄C
 (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與引用標準及國家標準相近牌號對照表
 表C.1
 
 
              
              
                | Q/BQB320-2003 | DIN 17155-83 | EN10028-2:1992 | GB713-1997 GB6654-1996 |  
                | HⅡ | HⅡ | P265GH | 20g/20R |  
                | 19Mn6 | 19Mn6 | P355GH | 19Mng/16MnR |  
                |  |  表C.2
 
              
              
                | Q/BQB320-2003 | JIS G3103-1987 |  
                | SB410 | SB410 |  
                |  |  附加說明:
 本標準與EN10028-2:1992、DIN 17155-83和JIS G 3103:1987的一致性程度為非等效。
 本標準代替Q/BQB 320-1999。
 本標準與Q/BQB 320-1999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中引用了Q/BQB300-2003、Q/BQB301-2003、GB/T 8170-1987;
 —— 
            修改了厚度公差的規(guī)定;
 —— 修改了牌號SB410的Si含量、抗拉強度的規(guī)定;
 —— 
            按EN10028-2修改了鋼中殘余元素含量的規(guī)定;
 —— 將鋼帶允許帶有的缺陷部分不得超過每卷總長度“8%”修改為“6%”;
 —— 修改了力學性能和工藝性能的組批規(guī)定和復驗規(guī)定;
 —— 增加了附錄C.2,即牌號SB410牌號的對照表。
 本標準的附錄為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由常州精密鋼管博客網制造管理部提出。
 本標準由常州精密鋼管博客網制造管理部起草。
 本標準起草人 黃錦花。
 本標準于1989年首次發(fā)布,1994第一次修訂,1999年第二次修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