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搪瓷用冷連軋鋼板及鋼帶的分類和代號、尺寸、外形、技術要求、檢驗和試驗、包裝、標志及質量證明書等。 
             本標準適用于常州精密鋼管博客網生產的供制造搪瓷制品用的冷連軋鋼板及鋼帶(以下簡稱鋼板及鋼帶)。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T 222-1984 鋼的化學分析用試驗取樣法及成品化學成分允許偏差  GB/T 223 鋼鐵及合金化學分析方法 
             GB/T 228-2002 金屬材料 室溫拉伸試驗方法  GB/T 2975-1998 
            鋼及鋼產品力學性能試驗取樣位置及試樣制備  GB/T 5027-1999 金屬薄板和薄帶塑性應變比(r值)試驗方法 
             GB/T 5028-1999 金屬薄板和薄帶拉伸應變硬化指數(n值)試驗方法  GB/T 8170-1987 數值修約規則 
             Q/BQB 400-2003 冷軋產品的包裝、標志及質量證明書  Q/BQB 401-2003 
            冷連軋鋼板及鋼帶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偏差  SAE J911-1998 冷軋鋼板表面粗糙度和峰值數測量方法 
            
  3 分類和代號  鋼板及鋼帶的分類和代號按表1的規定。  表 1  
             
              
              
                | 分類項目  | 
                類  別  | 
                代  號  |  
              
                | 按用途  | 
                深沖用  | 
                BMotor1  |  
              
                | 一般用  | 
                BMotor3  |  
              
                | 按表面質量  | 
                較高級的精整表面  | 
                FB(O3)  |  
              
                | 高級的精整表面  | 
                FC(O4)  |  
              
                | 超高級的精整表面  | 
                FD(O5)  |  
              
                | 按表面結構 
                           | 
                麻    面  | 
                D  |  
              
                | 粗    糙  | 
                R  |  
              
                
                  |    4 
            訂貨所需信息  4.1 訂貨時用戶需提供下列信息:  a)本企業標準號  b)牌號  c)表面質量級別 
             d)規格及尺寸、外形精度(包括厚度、寬度)  e)表面結構  f)邊緣狀態(切邊EC,不切邊EM)  g)重量 
             h)包裝方式  4.2 
            如訂貨合同中未注明尺寸及外形精度、表面結構種類、表面質量級別、邊緣狀態,則本標準產品按普通的尺寸和不平度精度、FB級表面質量、麻面的切邊鋼帶和切邊鋼板供貨。 
            
  5 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偏差  5.1 鋼板及鋼帶的可供厚度和寬度按表2的規定。 
             表 2  
            
              
              
                | 牌 號  | 
                可供規格范圍   mm 
                   |  
              
                | BMotor1  | 
                公稱厚度:0.70~2.5 
                  公稱寬度:900~1700  |  
              
                | BMotor3  | 
                公稱厚度:0.35~2.0 
                  公稱寬度:1000~1500  |  
              
                
                  |    5.2 
            其它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偏差按Q/BQB 401的規定。 
  6 技術要求  6.1 
            鋼的化學成分(熔煉成分)應符合表3的規定。  表 3  
            
              
              
                | 牌 號  | 
                化 學 成 分  %  |  
              
                | C  | 
                Si  | 
                Mn  | 
                P  | 
                S  | 
                Alt | 
                Ti  |  
              
                | BMotor1  | 
                ≤0.008  | 
                ≤0.05  | 
                0.10~0.30    | 
                ≤0.020  | 
                ≤0.050  | 
                ≤0.07  | 
                ≤0.20  |  
              
                | BMotor3  | 
                ≤0.06  | 
                ≤0.03  | 
                ≤0.40  | 
                ≤0.025  | 
                ≤0.025  | 
                -  | 
                -  |  
              
                
                  |    6.2 
            鋼板及鋼帶的成品化學成分允許偏差應符合GB/T 222的規定。  6.3 交貨狀態  鋼板及鋼帶經熱處理、平整和涂油后交貨。 
             6.4 力學性能  鋼板及鋼帶的力學性能應符合表4的規定。  表 4  
            
              
              
                | 牌  號  | 
                公稱厚度 mm  | 
                屈服強度 MPa 不大于  | 
                抗拉強度 MPa  | 
                斷后伸長率 % 不小于  | 
                 ̄n值  | 
                 ̄r值  |  
              
                | L0=50mm 
                  b=25mm  | 
                L0=80mm 
                  b=20mm  |  
              
                | BMotor1a,b  | 
                全部  | 
                190  | 
                270~320  | 
                43  | 
                40  | 
                ≥0.19  | 
                ≥1.6  |  
              
                | BMotor3  | 
                <0.5  | 
                240  | 
                275~350  | 
                36  | 
                -  | 
                -  | 
                -  |  
              
                | 0.5~1.0  | 
                230 
                 | 
                275~350  | 
                38 
 | 
                -  | 
                -  | 
                - 
               |  
              
                | ≥1.0 
                 | 
                220 
                 | 
                275~350  | 
                40 
 | 
                -  | 
                -  | 
                - 
               |  
              
                | a 
                   通常情況下,采用L0=80mm,b=20mm。 b 
                   厚度小于1.0mm時斷后伸長率規定值允許降低1%。  |  
              
                
                  |    6.5 
            表面質量  6.5.1 鋼板及鋼帶各表面質量級別的特征如表5所述。  表 5  
            
              
              
                | 級別  | 
                代  號  | 
                特      
                  征  |  
              
                | 較高級的精整表面  | 
                FB (O3)  | 
                表面允許有少量不影響成型性及涂、鍍附著力的缺陷,如輕微的劃傷、壓痕、麻點、輥印及氧化色等。 
                   |  
              
                | 高級的精整表面  | 
                FC (O4)  | 
                產品二面中較好的一面無肉眼可見的明顯缺欠,另一面必須至少達到FB的要求。 
                   |  
              
                | 超高級的精整表面  | 
                FD (O5)  | 
                產品二面中較好的一面不得有任何缺欠,即不能影響涂漆后的外觀質量或電鍍后的外觀質量,另一面必須至少達到FB的要求。 
                   |  
              
                
                  |   6.5.2 通常情況下,鋼板及鋼帶按FB(O3)交貨。 
             6.6 表面結構 
             6.6.1表面結構為麻面(D)時平均粗糙度Ra按0.6μm<Ra≤1.9μm控制,表面結構為粗糙表面(R)時平均粗糙度Ra按Ra>1.6μm控制。 
             6.6.2 平均粗糙度Ra為保證值,供方如能保證可不進行檢驗。 
  7 檢驗和試驗  7.1 
            鋼板及鋼帶的外觀用肉眼檢查。  7.2 鋼板及鋼帶的尺寸、外形應用合適的測量工具測量。  7.3 
            每批鋼板及鋼帶的檢驗項目、試驗數量、取樣方法和試驗方法應符合表6規定。  表 
            6  
            
              
              
                | 序號  | 
                檢驗項目  | 
                試驗數量(個)  | 
                取樣方法  | 
                試驗方法  | 
                取樣方向  |  
              
                | 1  | 
                化學分析  | 
                1/爐  | 
                GB/T 222  | 
                GB/T 223  | 
                -  |  
              
                | 2  | 
                拉伸試驗  | 
                1  | 
                GB/T 2975  | 
                GB/T 228  | 
                橫向試樣  |  
              
                | 3  | 
                塑性應變比 (值)  | 
                3  | 
                GB/T 2975  | 
                GB/T 5027  | 
                橫向試樣 |  
              
                | 4  | 
                應變硬化指數 (值)  | 
                3  | 
                GB/T 2975  | 
                GB/T 5028  | 
                橫向試樣 |  
              
                | 5  | 
                表面粗糙度  | 
                -  | 
                GB/T 2975  | 
                SAE J911  | 
                -  |  
              
                
                  |    7.4 
            鋼板及鋼帶應按批驗收,每個檢驗批應由不大于30噸的同牌號、同規格、同加工狀態的鋼板及鋼帶組成。  7.5 
            對于拉伸、塑性應變比(r值)、應變硬化指數(n值)試驗,如有某一項試驗結果不符合標準要求,則從同一批中再任取雙倍數量的試樣進行該不合格項目的復驗。 
             7.6 
            復驗結果(包括該項目試驗所要求的所有指標)合格,則整批合格。復驗結果(包括該項目試驗所要求的所有指標)即使有一個指標不合格,則復驗不合格。 
             7.7 如復驗不合格,則已做試驗且試驗結果不合的單件不能驗收,但該批材料中未做試驗的單件可逐件重新提交試驗和驗收。 
            
  8 包裝、標志及質量證明書  鋼板及鋼帶的包裝、標志及質量證明書應符合Q/BQB 
            400的規定。如需方對包裝重量有特殊要求,應在合同中注明。 
  9 數值修約規則應符合GB/T 8170的規定。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與引用標準及其他標準相近牌號對照表 
             表A.1  
            
              
              
                | Q/BQB461-2003 
                 | 
                EN 10209:1996 
                 | 
                JIS G 3133:1999 
                 | 
                ISO 5001  |  
              
                | BMotor1  | 
                DC06EK  | 
                SPP  | 
                VE05  |  
              
                | BMotor3  | 
                DC04EK  | 
                —  | 
                VE05  |  
              
                
                  |    附加說明: 
             本標準與DIN EN 10209:1996的一致性程度為非等效.  本標準代替BZJ404-2001。 
             本標準與BZJ404-2001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原暫行技術條件上升為企業標準; 
             ——BMotor1、BMotor3按用途區分深沖用、一般用;  ——增加表面質量級別及其描述; 
             ——鋼帶允許帶缺陷部分從8%修改為6%;  ——修改表面結構名稱及種類;  ——修改復驗的規定; 
             ——增加數值修約規則的規定。  本標準的附錄A為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由常州精密鋼管博客網制造管理部提出。 
             本標準由常州精密鋼管博客網制造管理部起草。  本標準起草人 施鴻雁。 
         本標準于2003年首次發布。
             |